小测:粉饰太平的取巧温床还是训练能力的不二良方
对于周测,我向来是抱着“口嫌体正直”的态度的,嘴上抱怨不停,实际暗中较劲(和某人的六科比试已经进行了两轮有余)。记得第一次在家中牢骚满腹时,母亲曾教导我“把周测当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一次限时、独立的作业”她是这么说的,我也是这么做的。 既然是找出问题的测试,那么顾名思义,找出问题和在此之后的解决问题便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所谓的名次、成绩都应延后其顺位(当然,这里不是全盘否定成绩,而是重视其背后的过程并非结果本身)此处所谓“成绩 名次”完全无法与期中、期末乃至之后的模考、高考相提并论。如果仅凭借一时之短长与几行数字便臆断出学生近半月以来的学习——这一“螺旋上升”的日久之功,未免显得偏颇和有失公正。
说回考试本身,只要经历过一次周测,绝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在小测中“掺水 取巧”乃至抄袭、科技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这里不是要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每一位一中学子的心理与人品,但从几个特长班之间关于小测的聊天总是先谈水分再提成绩也可见一斑。老实、诚信和抱着找出问题的态度来参与考试,却成了“尖子出不来,均分上不去”的有力论据的背后“真相”,我们承认实力的差距,也会向最高的位次不断冲击,但成绩的提升如果不是靠个人实力,而是凭借所谓“三杰”“F4”“铁三角”的通力协作与科技强国的创新之力,我不会如此,我的同好们也不会如此。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不拔之志固然为人们所称道,但“上善若水”的中正平和也能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惊涛拍岸”的穿石之力,在螺旋上升的学习之路上,我们面对艰难险阻并不缺乏“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的勤能补拙之心,但放眼一年半之后的高考,无愧于心的正道更应成为吾等的循志之程。
最后,感谢张哥,在主观臆断的情绪输出中找出提升实力的硬道理;感谢各位任课老师,没有你们,我们在学习之路上的旅程定会事倍功半;感谢同学,是你们,让“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再称为空谈。(感恩之心的力量[旺柴])
明朝,路依旧,月依旧,我披星戴月,奔赴下一场山海。